從暢游樂逗維權官司看國內手游IP維權的多方角逐(2)
2014-09-02 09:47:35來源:優(yōu)游網發(fā)布:優(yōu)游網
首先在我國,商標的注冊認證時間較長,前些年是需要四年時間,現在則需要六個月到一年的時間。對于一款頁游或是手游產品來說,游戲本身的生命周期可能沒有那么長,可能游戲已經關服了,而商標還沒有申請下來;其次,商標注冊需要一定的費用(千元左右),雖然錢不多,但是對于個別開發(fā)者來說,本著能省就省的原則,特別是對游戲是否成功的不確定性,抱著撈一票就走的心態(tài),也造成了他們不去申請注冊的僥幸心理;最后,“借鑒”游戲是海外作品,國內沒有代理發(fā)行商,缺少維權方。特別是日本動漫IP,據業(yè)內人士透露,所有知名的IP均可在渠道找到多款對應游戲下載??鐕那謾嘈袨椋辉趪鴥确杀Wo范圍。(版權方不知道或國家間的維權受理難)渠道對待維權的態(tài)度:需要有證明文件
國內渠道對手游維權比較積極,但這要建立在一個條件之上,那就是能提供版權證明文件,也就是軟件證書或是商標文件,有則很短的時間內,違規(guī)產品就會被下架。如果不能提供,單憑口說,渠道是無法辨別誰的才是正版。開發(fā)者只能默認被侵權,不過也可以通過法院起訴、不正當競爭等法律手段維權,這中間需要耗費較長的時間、人力成本。
就拿App Store來舉例,某手游發(fā)行公司代理的產品,在國內的App Store上出現大量的盜版山寨,甚至名字一樣游戲,玩法一樣的游戲。該發(fā)行公司向蘋果商店申請維權,結果蘋果商店的編輯將所有名單上的侵權產品的賬號郵箱都轉發(fā)了這封郵件,并讓他們自己解決,可以預見的結果是每家都不認為自己是侵權,都說自己是正版。最終結果只能是不了了之。產生這種尷尬的原因就是沒有版權證明文件。
現在的CP和發(fā)行也漸漸認識到了這個問題,他們在獲取IP授權或是代理海外產品后,會向渠道出示證明文件,與渠道進行溝通,對一些侵權產品下架。不過對于一些小渠道或是線下渠道來說,維權依舊很難。
如何區(qū)分侵權:游戲名稱類似不算侵權
對于游戲侵權,簡答來說,游戲的玩法、模式可以借鑒,這是合理的內容,而游戲的素材、形象、專屬內容的運用則是侵權行為。我們可以簡單歸納為三大類形式。
第一,侵犯軟件著作權。例如某一個游戲廠商通過非法渠道挖人跳槽,獲得相類似作品的代碼,然后直接把別人代碼套用了,放在自己游戲當中去,這是一種侵權。
第二,侵犯美術、文字、音樂作品。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,把別的美術素材、策劃文案以及游戲音樂用到自己的游戲中。
第三,侵犯其他游戲作品。把別人游戲的東西,或者已經做好的背景或者人物設計、圖片,人物對白全部直接拷貝到自己游戲里面去了,這也是一種常見的著作權侵權行為。
除了直接的侵權外,還有一類不正當競爭的侵權行為,例如在游戲內出現大量的搭便車的行為,造成用戶的混淆,還有一些虛假宣傳,這些可能不會直接侵犯著作權。值得注意的是游戲名稱由于比較短,不會受到著作權戶保護,但是可以歸為不正當競爭。
相關閱讀
- 09-02 ·騰訊互娛法務總監(jiān)等專家專訪:手游如何維權
- 09-02 ·手游IP維權三大難點:費錢多事橫扯皮
- 09-02 ·傳愷英將聯合網禪對侵權《奇跡MU》手游展開維權
- 09-02 ·暢游、玄機聯合進行《秦時明月》IP維權
- 09-02 ·火影、海賊王維權真相:巨頭真在維權?
- 09-02 ·《盜墓筆記》再掀IP糾紛 中國IP維權難在何處?
- 09-02 ·世紀天成發(fā)出維權通告 向數款山寨冒險島手游索賠